民主的中國經驗
m.kejuu.com?2010-01-05 08:22? 楊琳?來源:瞭望新聞周刊
我來說兩句
在中國,我們十分重視民主概念、權利概念中的實際內容,而不僅僅是形式。這樣的認識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代中國所處的發(fā)展的階段性特征和整個民族所面臨的主要任務。
在處于工業(yè)化關鍵時期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,中國人民更加重視因經濟發(fā)展、綜合國力增強和生活水平提高而表達出來的權利發(fā)展。換言之,就是中國人民更在乎國家的權利、集體的權利和個人的經濟社會權利。
《瞭望》:黨的十七大提出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,在我們這樣一個幅員遼闊、地區(qū)差異較大的國家,如何進行保證政治參與的有序性?
房寧: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,十分強調在法制的前提下和基礎上實行有序的政治參與,這是直接吸收了“文革”破壞法制的慘痛教訓而得出的經驗。所謂有序的政治參與,核心問題就是政治參與要分層次地進行,即保證政治參與應當具有這樣三個相關性:
第一,利益的直接相關性。
第二,信息的相對充分。
第三,責任的相關性。
由于社會政府中存在著信息不對稱、經驗不對稱以及利益的局限性,政治參與必須分層次進行。也就是說要區(qū)分不同的事物,根據利益是否直接相關、信息掌握是否相對充分、結果影響是否明顯為原則來引導相關性強的群體以及代表,分層次地進行政治參與,這就是所謂的有序的政治參與。那么,掌握直接相關性、信息充分性和責任相關性的原則,就可以既保證人民群眾對國家政治生活參與的權利,又可以防止參與的無效與混亂。
相關新聞
- 2010-01-04許耀桐:發(fā)展黨內民主的障礙在哪里
- 2009-12-31堅持民主選舉是“打黑除惡”的關鍵所在
- 2009-12-28山東肥城:探索擴大黨內基層民主實現(xiàn)形式問題
- 2009-12-25山東乳山:黨內基層民主“乳山模式”
- 2009-12-25政府誠信是社會民主的前提
- 2009-12-24嚴書翰:要使協(xié)商民主成長為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
- 2009-12-24民主挫折與民主的分層定位
更多>>視頻現(xiàn)場
相關評論>>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