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五)備戰(zhàn)、備荒、重視國防建設
1964年,美國發(fā)動了侵略越南的戰(zhàn)爭,威脅著我國的安全。此前美國多方支持國民黨武裝特務部隊竄擾我東南沿海地區(qū),妄圖建立大規(guī)模進犯大陸的“游擊走廊”;印度政府不斷在中印邊境東、西兩段同時向我發(fā)動大規(guī)模的武裝挑釁;日本還未同我國恢復正常邦交;我國北部中蘇邊境的氣氛也很緊張. 1965年6月16日,毛澤東在聽取國家計委關于三五計劃初步設想的匯報后,指示說:計劃要考慮三個因素,第一是老百姓,不要喪失民心;第二是打仗;第三是災荒。根據毛澤東的指示,國家計委又對三五計劃的投資項目和主要生產指標進行了調整,于7月21日向國務院作了匯報。匯報中提出:三五計劃實質上是一個以國防建設為中心的備戰(zhàn)計劃,要從準備應付帝國主義早打、大打出發(fā),把國防建設放在第一位,搶時間把三線建設成具有一定規(guī)模的戰(zhàn)略大后方。8月27日,周恩來在國務院第158次全體會議上講話說:“主席要我們注意三句話,注意戰(zhàn)爭,注意災荒,注意一切為人民。這三句話,我把它合在一起順嘴點,就是備戰(zhàn)、備荒、為人民?!?964年8月17日、20日,毛澤東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兩次指出,要準備帝國主義可能發(fā)動侵略戰(zhàn)爭?,F在工廠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區(qū),不利于備戰(zhàn)。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戰(zhàn)略后方。這次會議決定,首先集中力量建設三線,在人力、物力、財力上給予保證。第一線能搬遷的項目要搬,明后年不能見效的項目一律縮小規(guī)模。于是,調整后的“吃穿用+三線”的“三五”計劃指導思想再度發(fā)生變化。 10月22日,毛澤東提出:“增加一批建設費,全國大約需十五億左右,分兩、三年支付,可以解決一個長遠的戰(zhàn)略性的大問題?,F在不為,后悔無及?!?確立了三線建設的戰(zhàn)略決策。
(六)重視政治激勵,注意按勞分配
1953年,在中國工會第七次代表大會上,他指出:為了實現我們國家的工業(yè)化和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任務。我們必須盡最大的努力充分地發(fā)揮廣大工人群眾的積極性和創(chuàng)造性,為完成與超額完成國家的經濟計劃而奮斗!為提高勞動生產率,提高產品質量,嚴格節(jié)約和降低產品成本而奮斗!而這就需要很好地實事求是地去組織工人群眾的勞動競賽,及時地發(fā)現和認真地研究一切新的先進的經驗與合理化建議,特別要學習和推廣蘇聯的先進經驗,不斷地提高工人群眾的技術水平和文化水平,加緊訓練日益增多的新工人。為了這個目的,“必須對工人群眾加強共產主義的教育,提高工人群眾的覺悟程度,使他們認識到全體人民的利益、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的一致性,同時,必須采取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去克服企業(yè)中的各種缺點和錯誤,反對官僚主義,反對破壞勞動紀律的各種現象,大大地鞏固勞動紀律。為了這個目的,我們還必須經常地、密切地關心工人群眾的生活狀況,在增加生產的基礎上,按照必要與可能逐步改善工人的物質與文化生活和工人的工作條件。提高工人階級以及全體勞動人民的物質和文化福利,并使我們國家不致受到外國帝國主義的侵略,這就是我們國家發(fā)展工業(yè)以及其他一切措施的最后目的?!薄 盀榱遂柟搪毠と罕姷膭趧蛹o律,廠礦企業(yè)行政的負責人員和黨與工會的負責人員必須嚴格地遵守勞動紀律。廠礦負責人員決不能把自己置于應該遵守的勞動紀律的范圍以外,對于違反勞動紀律的負責人員是同樣應該受到處分的。黨的各級組織必須注意發(fā)揮工會組織對國家機關和經濟機關的群眾監(jiān)督作用?!瓕τ谟嘘P廣大職工群眾的生活問題,一個企業(yè)一個地方無法單獨解決,而必須在全國范圍內統(tǒng)一解決者,應向上級黨委和中央提出建議。對于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,也應該及時地向群眾解釋清楚,決不可以采取不聞不問或拖延不決的官僚主義態(tài)度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