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西哥城公交自行車。
交通擁堵是世界各國面臨的最嚴重“城市病”之一,不僅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,而且對環(huán)境造成嚴重污染。墨西哥城政府多年來采取了多種措施應對,有成有敗,給世界其他大都市帶來了多種啟示。
啟示一:非機動車不應被剝奪“行路權”
墨西哥城是世界堵車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。在墨西哥城,每天有700至800萬輛機動車在路上行駛,每年新增機動車數量達到25萬輛。嚴重的路況擁堵使居民每天花費數小時上下班不是新鮮事。據美國IBM公司的一項統計顯示,墨西哥城和北京是全球交通痛苦指數最高的兩個城市。
《經濟參考報》記者采訪了解到,墨西哥城的過分擁堵與不當的道路規(guī)劃密不可分。墨西哥城擁有改革大街和起義者大道兩條貫穿南北、東西的主干道。但從整體來看,墨西哥城內的道路十分有限,一些小型街道根本沒有承擔運輸能力,這就無形中使車輛全部涌向主道,造成擁堵。
此外,缺乏便于自行車行駛的交通設施也是治理交通擁堵的一大障礙。雖然墨西哥城大力推行“公交自行車”租車計劃,讓市民每年只繳納24美元年費,就可以隨意租賃自行車,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自行車交通設施,想用“兩個輪子”取代“四個輪子”為時尚早。
墨西哥路面上很少設有自行車道,僅有的幾條自行車道還經常被汽車占據。記者的朋友路易斯是個環(huán)保主義者,平時騎自行車45分鐘上下班,而這段路程如果乘車需要1個半小時。然而,記者一次看到他走路一瘸一拐,才得知他早晨騎車時被一輛出租車撞倒?!斑@是常有的事,”他說,“在墨西哥城,很多司機野蠻駕車,因此人們最多只在周末去公園騎車鍛煉,工作日根本不敢騎自行車?!?/p>
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應用數學教授、交通問題研究員卡洛斯?格申森告訴記者,政府在推行交通治理措施時,不應該忘記基礎設施的建設。除了修建非機動車行駛道外,在城市建設上,也可建若干區(qū)域,每個區(qū)域配有居住區(qū)、商業(yè)區(qū)、購物中心和教堂等,減緩老城區(qū)的壓力。同時,政府還應當采取措施適當縮短人們的出行時間。如果人們居住在辦公地點附近,就可減少乘車。格申森建議,政府可推行鼓勵公司招聘居住在距離辦公地點5公里范圍內員工的政策,并給這樣做的公司提供補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