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5月10日電 據新加坡《聯合早報》10日報道,印度流行文化以寶萊塢電影為主流,不過,在北部偏遠的曼尼普爾州,分離主義者為保護當地文化,10年前開始嚴禁印度電影,但卻意外地引進了韓流。
在首府英帕爾,售賣電影、電視光碟、激光唱片的商店擺滿了“韓貨”,其中韓國少年樂團的唱片最受歡迎。
發(fā)廊展示韓國男女藝人的大頭照招徠生意,吸引許多曼尼普爾的男女青少年上門,打造各款“韓式”發(fā)型。
在甘比哈爾市場,青少年最常在一棟三層高的商場流連,商場內滿是售賣服飾的小商店。韓劇演員穿的緊身牛仔褲,各款服裝,都成了熱銷貨。
就連韓國人問候或打招呼的用語,也在曼尼普爾成了流行語。在校園里、市場上,只要說聲annyeong-haseyo(哈羅)、kamsahamnida(謝謝)或sarang-haeyo(我愛你),就會覺得談話多了一些樂趣。
14歲女學生阿莎雅說:“回到寄宿學校,朋友之間總會說幾個句韓語,我們的話題往往離不開韓國。在那里的生活似乎充滿樂趣,每個人都長得很好看,女的漂亮,男的帥氣可愛?!?/p>
韓流十年前開始翻越東南亞,席卷了中國和日本;而曼尼普爾第一眼給人的印象似乎是“韓流”很不可能在這里泛濫。
曼尼普爾是個內陸地區(qū),面積不大,人口不到300萬,與緬甸接壤,是印度東北七姐妹州之一。在上個世紀70至90年代,曼尼普爾的娛樂業(yè)主要是靠印度電影業(yè)中心寶萊塢供應。不過,到了2000年,當地的武裝分離主義組織為“捍衛(wèi)”曼尼普爾的特有文化,對印度電影和電視頻道下了禁令。
這些組織甚至揚言炸毀放映印度片的電影院或有線電視公司。禁令頒布后,成效顯著,其阻嚇作用至今依然有效。韓國流行文化就在這一背景之下,侵入了這個內陸小州。
一名19歲學生說:“看韓劇和韓國電影,讓我拋開曼尼普爾的現實問題。在這里總是面對水供、電供、道路等等,道之不盡的惡劣狀況,可是在韓國,一切看來都那么美好,就像童話世界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