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7日,伊朗與巴西、土耳其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就解決伊朗核問題簽署協議。協議承諾,伊朗將把1200千克純度為3.5%的濃縮鈾運往土耳其境內。作為交換條件,伊朗將在一年之內得到在俄羅斯和法國加工提純的120千克濃度為20%的濃縮鈾,以從事醫(yī)學研究和作為核電燃料使用。分析人士認為,這項協議打破了伊朗核問題先前面臨的僵局。
本報北京5月17日電 綜合本報駐巴基斯坦記者牟宗琮、駐巴西記者吳志華和駐美國記者馬小寧報道:據伊朗新聞電視臺報道,伊朗與巴西、土耳其經過磋商,于17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簽署了一份核燃料交換協議。巴西媒體報道說,伊朗和巴西、土耳其是在經過將近20個小時的談判后,才達成有關協議的。分析人士認為,協議的簽署,使通過談判方式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前景再現曙光。
伊朗——
交換過程中若出現違約情況,運到土耳其的低純度濃縮鈾應迅速和無條件地運回伊朗
伊朗與巴西、土耳其達成核燃料交換協議后,伊朗外長穆塔基宣讀了10點聲明,大意為:伊朗同意把本國1200千克純度為3.5%的濃縮鈾運往土耳其,以換取有關國家向伊朗提供120千克純度為20%的濃縮鈾;伊朗將在未來1個星期的時間里通過官方渠道向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這一決定;如果美國、俄羅斯、法國以及國際原子能機構予以積極回應,伊朗將進一步與各方討論制訂一份書面協議,以明確核燃料交換的細則;這份書面協議達成后,各方應切實履行,伊朗將在書面協議達成后1個月的時間里,把1200千克低純度濃縮鈾運往土耳其,而其他各方應確保在1年內將伊朗核反應堆所需的較高純度的濃縮鈾運往伊朗;一旦交換過程中出現違約情況,土耳其將應伊朗的要求,迅速和無條件地將低純度濃縮鈾運回伊朗。
伊、巴、土三國協議達成后,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土耳其語頻道的網站發(fā)布了一份三方聯合聲明。聲明說:“伊朗表達了在1個月內把其(低純度)濃縮鈾運往土耳其的意愿。同樣基于這份協議,國際原子能機構等有關各方應該在此后1年內把120千克的核燃料運往伊朗。”這份聯合聲明與穆塔基宣讀的聲明內容一致。
伊朗外交部發(fā)言人邁赫曼帕拉斯特17日表示,三國達成的核燃料交換協議“在原則上重啟了”國際原子能機構去年10月提出的核燃料交換協議草案。
對于當初的協議草案,伊朗和有關各方在核燃料交換的時間和地點上存在分歧,伊朗堅持在本國境內進行交換,并且堅持同步交換的原則,這是導致雙方談判陷入僵局的主要分歧。分析人士認為,伊、巴、土三國協議的達成,表明伊朗在核燃料交換的時間和地點上展現出了讓步姿態(tài)。
不過,另據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報道,邁赫曼帕拉斯特17日與記者交談時說:“伊朗會繼續(xù)在國內進行純度為20%的鈾濃縮活動?!?/p>
- 2010-05-18法國否認被伊朗扣押女教師從事“間諜”活動
- 2010-05-17伊朗與土巴兩國就核燃料交換議題達成初步共識
- 2010-05-16被伊朗扣留的法籍女學者返回法國
- 2010-05-16巴西總統抵達德黑蘭斡旋伊朗核問題
- 2010-05-16伊朗可能開釋涉嫌“危害國家安全”法籍女子
- 2010-05-16巴西外長稱西方國家與伊朗核燃料交換不可行
- 2010-05-13伊朗海軍結束軍演 官方稱意為警告有意冒犯國
- 2010-05-12以色列副總理公開表示已作好與伊朗開戰(zhàn)準備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