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D打印復制出可移動的云岡石窟“音樂窟”
2018-10-16 16:05:30? ?來源:中國文化報 責任編輯:吳靜 吳靜 |
本報訊 (駐山西記者郭志清 通訊員朱萌)10月10日,山西省云岡石窟研究院與浙江大學合作,利用3D打印技術按照原尺寸復制出了可移動的云岡石窟第12窟“音樂窟”。 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,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,以規(guī)模宏大、雕刻精美、中西合璧的藝術特色而著稱。多年來,云岡石窟研究院不斷嘗試將石窟、造像等不可移動的文物走出去展示。此次復制的云岡石窟第12窟,又名“音樂窟”“佛籟窟”,入深14米、寬11米、高9米,集中表現(xiàn)了佛教彌勒天宮的壯麗與輝煌。此次復制歷時6個月,運用了高精度三維數(shù)據(jù)采集和3D打印,創(chuàng)新性使用了“積木式”的新技術和制作方法。復制石窟的前殿由48塊兩米見方的“積木塊”組成,誤差控制在兩毫米以內,結構為輕體鋁合金框架,分塊式半自動化安裝。它的整體重量不到5000公斤,與同等體積下“音樂窟”本身幾百噸的重量有很大不同,5輛標準集裝箱卡車就可拉運,一周內即可組裝完成布展。 云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表示,下一步,將完成對石窟后室的3D打印,并遵照古代技法用礦物顏料為整個石窟“原汁原味”上色,然后把復制的第12窟與云岡石窟其他館藏文物組合成一個精彩集群,在國內外進行巡回展覽。 |
相關閱讀:
打印 | 收藏 | 發(fā)給好友 【字號 大 中 小】 |